增速高25个百分点,GDP却跌至美国的60%,“70%魔咒”再现?
2024-08-01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最近,“70%魔咒”的论调又火了起来。所谓“70%魔咒”,是指最近100多年来,第二大经济体的GDP都没有突破美国的70%,包括苏联和日本。所以,我们也可能会陷入到这个魔咒中。
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这两年我国GDP和美国的比重持续下降,到今年一季度,已经跌至美国的60%。
说实话,这就是无稽之谈。这两年和美国的GDP比重下降,是什么原因,难道他们心里没数吗?美国疯狂加息,各国货币贬值,才导致换算成美元之后的GDP下降。
真实情况是我们的经济增速大幅高于美国,2023年GDP增速是美国的2倍多,今年一季度又比美国高出2.5个百分点。
2023年一季度,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为6.84;2024年一季度,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变成了7.1,出现了不小的贬值。
所以,尽管一季度我们GDP增长了5.3%,达到了296299亿元,但换算成美元后,只有4.17万亿美元,而2023年一季度我国GDP为4.16万亿美元,按美元来算,我们的GDP几乎没有增长。
这些都是汇率变动带来的账面数字变化而已,并不代表我们的经济实力在下降。
我发现有些人的思想有问题,明明是美国不停的使用霸权,对我们进行打压,这些人总觉得好像是我们自己做错了什么,说这不好,那不好。明明大家都在一条船上,本来应该一起努力,结果他们却希望船翻了。
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,我们发展得如火如荼,大幅领先于其它国家,不但让美国感到压力,就连土耳其这种不是竞争对手的国家,都跑来加征关税。
虽然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,一片形势大好,但仍然有一大批人不看好,不支持,甚至是故意抹黑。
我们想要打破“70%魔咒”,就必须进行产业升级,向高端产业链迈进。而汽车产业就是最重要的一个领域,现在我们抓住了新能源汽车,取得了领先优势,是完成汽车产业升级的最好机会。
汽车产业是很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,一旦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来了,并走向全球,那我们的产业升级就成功了一大步。
美国想把我们压制在低端产业,无非就那么几招,科技战、贸易战、金融战。
科技战早就打响了,美国将很多中国公司列入了实体清单,不让美国的芯片等企业供货。不只是限制美国的高端产品出口,还要求日本,荷兰等国家限制出口,比如荷兰阿斯麦的最高端光刻机,我们就买不到。
我们自然是不会屈服的,华为的态度就说明了一切。说实话,我们是没有退路的,你越退,越会被美国拿捏,以后更没有翻身之路了。保持科技自主,才是唯一的出路,不管有多难,这条路必须走下去。
贸易战在特朗普时期搞过,影响还是挺大的,2019年中美贸易总额比2018年下降了约15%。现在拜登又来了,重启301调查,要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。
但今时不同往日了,影响会有,但不会那么大,因为我们的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电动汽车,锂电池,太阳能电池,出口新三样带动出口增长。另外,我们不断开拓新市场,和俄罗斯,巴西,阿拉伯国家的贸易额大幅提升。
实际上,2023年美国就已经在搞“脱钩”,从我国的进口额大幅减少了20%,但全年我国出口还是增长了0.6%。
今年前5个月,我国外贸表现亮眼,出口增长了6.3%,而5月出口更是增长了11.2%。
至于金融战,目前还没什么,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在推进,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现在最重要的是科技战和贸易战,相信以我们的智慧和努力,一定能够实现突破,经济可以继续保持增长,彻底打破所谓的“70%魔咒”。


猜你喜欢

以文化赋能社区 上海文化人才之家普陀中岚居项目投入使用


图解达意隆中报: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3675%


[隆众聚焦]:2024年1月韩国丁二烯进口下降而出口增量


3月19日基金净值:中银誉享一年定开债发起最新净值10141,涨004%


零跑国际开始在波兰生产零跑T03,明年或投产第二款车型


炒猪肉时,“这一步”最关键,很多人不知道,难怪肉会柴不入味


炒股杠杆怎么配资:玩转股市,风险与收益的博弈


一线城市中首个 广州放开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购


郑眼看盘:非权重股走势转强 多数个股收涨


“零辣招”下的香港楼市:有中介成交量暴增,中产二孩妈妈说还是买不起市中心房


3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


真正发财的秘密,富人永远不会告诉你


一张图看18个直盘外汇支撑阻力:美元+欧系日系+商品货币+新兴货币(20250422)


4月18日中国黄金黄金价格969元克


又一“小巨人”成功闯关!今年北交所过会公司合计24家


年底辞任CEO!巴菲特谈关税、AI、潜在新投资机会……一文速览十大要点


超全攻略!迷雾大陆咕咕队长养成秘籍丨新手指南丨建议收藏_技能_普攻_副本


ChatGPT失宠?微软CEO内部发言:DeepSeek是微软的新标杆!


4月2日基金净值:国富深化价值混合A最新净值16546,涨011%


股指看涨IC有望率先见底 中长期配置价值显现
